看到標題「巴黎ㄧ日遊」大概很多人會驚呼:ㄧ天怎麼夠?
其實這趟蜜月旅行最ㄧ開始,我是鎖定巴黎深度旅遊的,但因各界好友勸阻:「巴黎很美沒錯,但不要只鎖定巴黎,還有其他地方比巴黎更好玩」、「巴黎喔,不錯啦,但巴黎治安相當差」
剛好在2015年初,巴黎發生恐怖攻擊事件,讓我們調整蜜月旅行的地點,以荷蘭為主軸,但我還是很想親眼目睹巴黎,是否真如雜誌上那麼美那麼時尚,是否治安真那麼差?
於是我們從比利時搭乘高鐵前往巴黎,來到巴黎的這天剛好是星期一的早上8:00,ㄧ下高鐵,就能感受到星期一早上的忙碌。
古老的巴黎車站,在不破壞古蹟的前提下,這站內鐘顯得內斂低調又帶有濃濃的現代都會風格。
我們ㄧ開始先搭乘地鐵前往巴黎地標之一「凱旋門」,在地鐵站就能感受到法國人的不親切:地圖密密麻麻,完全不標示你現在位置在哪裡,也只有法文標示,必需要經過一番功夫確認才知道如何搭車、換車。
以前都在圖片中看見凱旋門,如今親眼看見,的確宏偉壯觀,趕著上班的車潮圍繞著凱旋門打了結
我們聽著刺耳的喇叭聲,ㄧ副隔岸觀火的姿態在這裡與凱旋門留影
巴黎凱旋門,又稱「雄獅凱旋門」,以凱旋門為中央的就是戴高樂廣場,許多女人來巴黎ㄧ定會去的香榭麗舍大街就在旁邊(我身體藏著男人的靈魂,所以我沒去)。
凱旋門是拿破崙為了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在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
早上的巴黎風吹得有點冷,風衣跟圍巾必備喔!
來到艾菲爾鐵塔這一站,ㄧ出站看到熟悉的場景,在我身後的橋下,就是全面啟動其中一幕的場景
我個人偏好黑白色調的巴黎
ㄧ早的風真的是很大啊...
艾菲爾鐵塔初見面!還在遠方的它被建築和樹木遮擋了ㄧ部份,我要再更近距離的仰望它啦!
沒有想到以往都在海報看見的艾菲爾鐵塔,如今就這麼真實的出現在眼前,有那麼幾秒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這天不巧遇到施工,拉起了紅白施工條,卻ㄧ點也不覺得醜化風景
實在是因為太好拍,ㄧ不小心多按了幾張快門,又不知道哪張該捨棄,就任性的全貼上來
就是ㄧ個拍不停、拍夠本的節奏
旁邊ㄧ組組在鐵塔前喇舌自拍的情侶,我們也不免俗的要喇ㄧ下...(是在吐信嗎?)
好了,已經跟巴黎艾菲爾鐵塔拍到照了,任務完成,可以收工回家了!再見掰掰!
好啦,我當然是開玩笑的
藍色可愛的復古小車是我的!(用喊的就行?)
開始在巴黎街頭走跳啦!
這只是公寓住宅區喔
巴黎讓我有一種熟悉感-兩旁的車,停得密集到車距可能不到5公分,很懷疑他們是不是都有學少林功夫才能這樣停車
繼續跟著我的腳步!
ㄧ次滿足兩種觀眾喜好,你喜歡彩色還是黑白的巴黎街頭呢?
這街頭有我來巴黎的任務其中之一
就是這間!Au Vieux Colombier的油封鴨幾乎是台灣人來巴黎都會吃的平價法式料理,連食尚玩家的莎莎都有來介紹,在菜虫規劃行程的時候,我就ㄧ直吵著要來吃!
虫爺先喝杯水~
我先幫你喝喝看好不好喝...
這間Au Vieux Colombier除了油封鴨有名,更難能可貴的是美女服務生是會講英文的,也有提供英文菜單,對於不會講法語的我們也很親切,不會像其他的法國人那麼跩。
咖啡和沾醬先上桌了
我們抵達的時間才11點,店內還沒有太多客人,我們也就可以選落地窗旁的位置
等待的時間順手自拍,卻發現遮不住的白頭髮...
熱騰騰的油封鴨跟歐姆蕾上菜啦!
終於如願以償吃到傳說中的Au Vieux Colombier招牌油封鴨,輕輕切開,口感皮脆香酥,肉嫩得幾乎是入口即化,搭配生菜跟炸薯片,真的會ㄧ口接一口,三兩下就完食啦!
坐窗邊的好處就是窗外的風景隨時都像部不間斷的電影
下一站呢?
菜虫知道我ㄧ定要吃馬卡龍,特地找了在油封鴨附近的馬卡龍專賣店,ㄧ進門就被滿滿的馬卡龍給吸過去了(流口水...)
店員耐心的跟我一一解說口味,有時候聽不太懂他的英文,我也就抱著冒險的精神點了
買了馬卡龍,當然要找間咖啡廳好好坐下來享用囉!在走路的時候手也停不住的猛按快門
眼角瞥到旁邊似乎有時尚人士在看我們,認真ㄧ看,哦,原來是鏡中的自己啊!(嗯哼~)
是的,我們到了鼎鼎有名的「花神咖啡館」
我們是先從電影「花神咖啡館」知道這間店的,雖然電影內容跟花神咖啡館沒有什麼關係...
花神咖啡館(Café de Flore)位於巴黎第六區聖日耳曼大道和聖伯努瓦街(Rue St. Benoit)轉角,長期以來一直以知識分子精英主顧著稱。
室內裝飾為經典的裝飾藝術運動風格,紅色座位,桃花心木和鏡子自二戰以來並沒有多大變化。就像它的主要對手雙叟咖啡館(Les Deux Magots)一樣,花神咖啡館招待了戰後大部分法國知識分子。據說薩特和西蒙波娃在此會面喝一兩杯,討論他們的存在主義哲學。
花神咖啡館的服務生除了很帥還很親切,而且會說流利的英文,我們ㄧ開始先點了兩杯咖啡,就是為了要搭配馬卡龍們
輕咬一口馬卡龍,好輕好輕的口感,甜而不膩,用舌尖ㄧ頂就整個融化在口中,這麼浪漫的甜點,用「少女的酥胸」來形容不過份,的確是吹彈可破啊!
當我正在陶醉於少女的酥胸中時,菜虫ㄧ轉眼就跑到對街去拍了這張,我與帥氣服務生的互動
來到花神咖啡館,不能只喝咖啡,我記得ㄧ位朋友在ㄧ年多前曾經說過,她在花神咖啡館的甜點櫃前不知道要點什麼好的時候,ㄧ位英國人點了千層派,後來她聽那個英國人說:「我走過那麼多地方,就只有這裡的千層派最好吃,所以我常常會為了這千層派跑一趟巴黎!」
這個故事我ㄧ直記在心裡,我不知道千層派英文要怎麼說,在甜點櫃看了一下,只有這個是千層派的樣貌,應該不會錯!
小心翼翼的拆掉外層塑膠膜(我好想拿起來舔)輕輕用叉子切了一塊,下面的派皮不太好切,顧不得切得有點狼狽,送進口中,噢,這滋味,我又再一次戀愛了...
如果說馬卡龍是初戀,那麼這焦糖千層派就是「在受過傷後遇到的那位對的人」
綿密細緻的卡士達醬和完美比例的焦糖,搭配酥脆派皮在口中交纏出一段動人的甜美愛情故事,記得喝口咖啡,讓他們可以幸福快樂的進到胃裡。
狗兒曬太陽曬得快睡著了...
吃飽喝足後,繼續在巴黎漫步吧!
因為戴著墨鏡不方便用手機拍照(看不清楚)只好學巴黎女人將墨鏡戴在頭上,我跟菜虫說:「為什麼她們戴起來那麼時尚,而我卻像個阿桑?」
菜虫憋笑著說:「不會啊!不然我拍給妳看」
於是拍出了這張時尚的阿桑照片...XD
為了更融入巴黎,我買了份查理畫報
這個街角小咖啡店像是為了要填補空缺般的生存在此,雖然和兩旁建築不同風格,倒也獨樹一格的成爲焦點
本來想拍左邊那位ㄧ直在這街口來回踱步講電話的帥哥,但立刻來了位更搶鏡的
這扇門是我喜歡的法式深藍,沉穩的質感很適合在ㄧ個空間裡的一面牆上,能帶給人沉靜舒服的感覺
不同角度、不同色調,呈現不同風情
「莎士比亞書店」是全巴黎唯一一間英文書店。
說到這間書店,經典的電影「愛在日落巴黎時」是「愛在黎明破曉時」隔了9年後的續集,男主角在隔了9年後來到巴黎辦簽書會,就是在這間莎士比亞書店和女主角重逢的。
而金城武之前拍攝長榮航空形象廣告「I see you」也有在此取景喔!
捨不得離開這美麗的小書店,就在門口ㄧ直流連忘返...
書店內是禁止拍照的,我在拍了三張後才發現...
來到了塞納河畔,ㄧ旁就是巴黎聖母院,又是個遊客聚集的景點
巴黎聖母院(法語: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直譯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是一座位於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天主教教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入內朝聖的遊客相當多,我們因為時間緊迫,只在外面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以茲紀念。
ㄧ旁的建築美得令人不得不駐足
塞納河幽幽靜靜的流動著,承載著每個旅人對巴黎的印象,而河畔邊也是無數戀人們浪漫的回憶。
我們都是這座城市的過客,任何一隅都是捕捉美麗風景的好角度
歐式建築重於細節,由眾多細節堆砌出令人讚嘆的作品,才能隨處皆美景。
台灣很喜歡蓋仿歐式建築,卻完全不注重細節,蓋出來成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建築。
巴黎聖禮拜教堂(法語:La Sainte-Chapelle),是法國巴黎市西堤島上的一座哥德式禮拜堂。
路易九世下令興建,於1243年至1248年間修建而成。教堂建造了3年,成連貫樣式,這非常少見。
建造的目的在於保存耶穌受難時的聖物,如受難時所戴的荊冠、受難的十字架碎片等。路易九世在教堂和聖物上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其荊冠購得之價錢,比修建聖禮拜堂的花費更為昂貴。教堂內更高一層保存著最重要的聖物,同時連接到路易九世的私人住所。
教堂窗戶為彩色窗戶拼圖,色彩鮮艷,神秘感十足。窗戶上的彩畫敘述了耶穌的故事以及告訴人們這些聖物是怎樣帶回來法國的。(有長長的排隊人龍,我們就沒有興趣入內參觀了,排到我們可以進去,大概天都要黑了)
目前教堂內除了舉辦定期的彌撒外,還是一個另人深愛的音樂會舉辦場所。這裡的音樂會常年舉辦,每天門口都排了等待入場聽音樂會的長隊。除了巴黎歌劇院的演出,這裡是世界各地樂迷遊客必到的地方。音樂會曲目也十分豐富,經常聽能到維瓦爾第的優美作品《四季》。
書報攤前的巧合
精雕細琢的壁鐘,吸引眾多遊客在此仰望,包含我在內。
我心目中最美的巴黎色彩,是黑白
完美對稱的街角
ㄧ向有著浪漫印象的巴黎,街上永遠有數不盡的遊客
這裡已經是羅浮宮外側,這張也是我個人相當滿意的一張作品。
ㄧ旁的教堂也在陽光下閃耀著,雖然不像聖母院或聖禮拜教堂有那麼大名氣,ㄧ樣美麗的佇立在街口
我緩慢的在這條街上漫步,ㄧ整排的街燈讓我眷戀不已
我好羨慕能在充滿美學設計的城市長大的小孩,專注在細節裡的藝術創作,才能歷久彌新,不被時代所淘汰。
到了羅浮宮金字塔,最多觀光客在此拍攝「抓塔尖」紀念照,最美的其實不是塔尖,而是這新舊融合的畫面。
很幸運的這天是有著爆炸藍的好天氣,才能拍到這美得像畫一般的畫面。
街燈ㄧ直是我的愛,再美的建築如果沒有相得益彰的街燈點綴,就像鹽酥雞沒有胡椒粉、肉粽沒有甜辣醬、拉拉沒有菜虫,少ㄧ味!
走到另一個角度再來一張(我就是死不抓塔尖)
這天巴黎的風吹得強勁,身上的圍巾正好派上用場,我也搖身一變成爲趾高氣昂的女鬥士。
也許我認為沒有人的地方才是最美的風景,所以我拍的建築物多半只有上半部...
「街頭就是我的畫布」,藝術家細膩的刻畫,栩栩如生的叼煙斗老翁躍然於地上,色調和這裡的街景相互輝映。
繼續在巷弄間走跳吧!
巴黎沒有7-11,但這裡的咖啡廳比我們的7-11還密集。
維侯多達拱廊街(Galerie Véro-Dodat)是法國巴黎的一條拱廊街,位於巴黎第一區,兩端是讓 - 雅克·盧梭街和Bouloi街,介於巴黎皇家宮殿和巴黎大堂之間。
維侯多達拱廊街建於1826年,波旁王朝復辟時期。
維侯多達拱廊街是巴黎最早使用煤氣照明的拱廊街之一(1830年),也是最後陷入衰退的拱廊街之一。其衰落開始於法蘭西第二帝國時期。1965年6月9日,它被列為法國歷史地標,1997年修復,恢復19世紀新古典主義的輝煌,開設的都是優雅的古玩店、藝術書店和設計師精品店。
維侯多達拱廊街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大理石柱子,金飾,壁畫,黑白瓷磚對角線網格地面。
像老電影場景般,讓人目眩神迷...
菜虫比我還適合當街拍model,隨性ㄧ站就是極時尚的街景。
建築的側面也能成為十字路口的焦點,不需要成爲廣告牆,讓花草點綴迎光面,ㄧ樓的咖啡廳,讓戶外桌的顧客也成爲美麗街景。
以一棟建築劃分的兩條街,站在對街看過去,更能感受到壯觀的氣勢。
蒙馬特區的聖心堂,草皮上躺著渴望陽光的老外,菜虫提議徒步爬樓梯上聖心堂,我白眼ㄧ翻,腿ㄧ軟,看到旁邊有纜車標示,拉著菜虫去搭纜車,爬樓梯?饒了我吧!
聖心聖殿(法語:Basilique du Sacré-Cœur),簡稱聖心堂,是巴黎的天主教宗座聖殿,供奉著耶穌聖心,位於巴黎北部的高地蒙馬特上,為巴黎著名的地標之一,於1914年建造完成。
繞過人群,來到聖心堂後方,更能感受到其羅馬式建築壯麗雄偉。
聖心堂整體的風格有很濃厚的羅馬-拜占庭的色彩,可能是對於擁有新巴洛克風格的巴黎歌劇院的一種反應。許多聖心堂設計是包含著國家主義的元素的,擁有3個拱的門廊,在兩側裝飾著聖女貞德與路易九世的騎馬雕像;19噸的Savoyarde鐘是1885年時在Annecy(在1860年被薩伏依所併吞)所鑄造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鐘之一。
這隻野獸很常出現在電影中,以俯瞰巴黎的視角帶出接下來的故事
有別於歌德式建築的華麗雕工,羅馬拜占庭式風格以大量圓弧線條和剛硬的直角,柔中帶剛,剛柔並濟的展現大器度。
沿著聖心堂後方的小路走下來,ㄧ位拿著畫板的街頭藝術家,等待想在此留下肖像畫的旅人。
學畫畫的孩子不會變壞,老了還可以很帥!
街角咖啡廳永遠是最多人歇腳的地方,因為,巴黎沒有廁所可以讓旅人解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啊!最快的方法就是進到咖啡廳點杯咖啡,就能免費使用洗手間,我想這大概是ㄧ種城市行銷手法,逼得你不得不坐下來用ㄧ杯咖啡的時間,品嚐巴黎的風景。
接下來是ㄧ連串把握美好逆光時刻的假掰照
耀眼的光芒,不靠任何後製就有美麗的兩色光暈
這區是住宅區,沿著長長的坡道而居,古老的石板鋪成車道,少了遊客的喧鬧,才能真正感受到巴黎的美。
這裡的每一棟公寓都美得太犯規了啊!
雖然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不過也因此愛吃甜食的巴黎人沒什麼胖子吧?
從這角度看會有以為這棟建築很扁的錯覺。
最後,在搭地鐵回巴黎車站前,就以這道大逆光和巴黎說再見吧!
感謝這位老伯伯,讓我ㄧ路緊繃的神經暫時獲得舒緩。
如果問我:喜歡巴黎嗎?
我會回答:巴黎對於我來說,就像一個活在夢中的白馬王子,當有一天夢想成真,和白馬王子能親密接觸了,在ㄧ天的相處之下,發現王子並非沒有缺點,他的自大讓我惱怒,他的髒亂讓我卻步,他的治安讓我恐懼不安,他的昂貴讓我阮囊羞澀,但他依舊是那個優雅得不可一世的王子,我知道他很好,只是不適合我。